钝器损伤 钝器伤(blu nt force inju ry or blu nt instru ment inju ry )是由钝器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机械性损伤。由于钝器种类繁多,因此造成的损伤形态多种多样。钝器伤有擦伤、挫伤、挫裂创、骨折、内部器官破裂或肢体断离等。其中以擦伤、挫伤和挫裂创最多见。挫伤常与擦伤并存,挫裂创皆伴有擦伤和挫伤。钝器伤致死者多见于他杀案件,有人统计他杀案中钝器伤占28.0%,自杀案件中占 9.8%。钝器伤亦见于交通事故、坠落和挤压等情况。 最常见的钝器为棍棒、斧锤、砖石,其次为徒手伤及其他。国内有人统计 3 132 例机械性损伤,棍棒伤占 38.8%,砖石伤占 15.8%,斧锤类占 14.5%,锄镐类4.8%,其他 20.4%;另一统计 2 739 例钝器伤,棍棒占 40.99%,斧锤类占 15.39%,砖石类占 16.93%,锄镐类占9.41%,其他占 17.25%。 徒手伤 徒手伤(bare-hands inju ry )是指行为人用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致伤工具造成的损伤,常见于事先无准备或无工具利用的情况下发生的案件,如纠纷斗殴、虐待、强奸等案件。徒手伤占钝器伤的比例超过 60%。多用手、脚,亦可用肘部、膝部、牙齿及头部等部位形成。损伤轻者可致表皮剥脱、挫伤、挫裂创,重者可致局部组织缺失、骨折、内脏损伤,甚至死亡。有时,作用于颈、胸、腹、会阴部等敏感部位,轻微的外力亦会引起神经反射或诱发潜在疾病发作而死亡。 (一)手所致的损伤 用手抓、扼压、捂及掌击、拳击可形成多种损伤,重者可致死亡。 1.抓痕(scratch) 抓痕是指甲掠过并使皮肤表层移位而形成。可呈扇形或几条平行的沟状痕,或两者并存。若为扇形抓痕,则起始端较宽且深,尾端逐渐变浅变细;平行抓痕每条痕迹有一定宽度,多为 0.2~0.5cm,检验时可见细小和未脱落的游离皮瓣存在。一般斗殴时,多分布在面部、颈部及上肢等处;扼颈时,指甲掐痕或抓痕多分布在颈前两侧;强奸案中,抓痕多分布在受害人的外阴部、手腕、两乳部或股内侧等部位。在法医学实践中,除应仔细检查死者尸体上的抓痕外,尚需考虑死者是否在犯罪嫌疑人身体上形成抓痕,故应注意检查死者甲缝有无血迹和细小皮瓣,以及手上附着的毛发等物,并注意提取以备实验室检验。 被害人在搏斗过程中在犯罪嫌疑人身上形成的抓伤,多在面部、手部及其他暴露部位,观察分析其分布、形态和形成的时间、过程,往往可以成为审讯中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的有力证据。 2. 手指伤 手指尤其是指端以一定力量压迫身体表面一段时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