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紫外线吸收法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原理和目的H2O2 在 240 nm 波长下有强烈吸收,过氧化氢酶能分解过氧化氢,使反应溶液吸光度 (A240) 随反应时间而降低。 根据测量吸光率的变化速度即可测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二、实验器具和步骤材料:海桐叶仪器与用具: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250ml 容量瓶 1 个;刻度吸管 2支, 2ml 刻度吸管 1 支;10ml 试管 3 支;恒温水浴;试剂 :L 磷酸缓冲液,、 L H2O2步骤: 1.称取植物材料, 加入 ,L 磷酸缓冲液 6ml( 分三次加入, 最后两次用于洗研钵 ) ,在研钵中研磨成匀浆,以 6000r /min 离心 15 分钟,倾出上清液。2. 测定:取 10ml 试管 2 支,其中 2 支为样品测定管, 1 支为空白管,按下表顺序加入试剂。紫外吸收法测定H2O2 样品液配置表管号S1 S2(对照) 粗酶液 (ml) ( PBS)磷酸 (ml) 蒸馏水 (ml) 1.03.测定 : 25℃预热后 , 逐管加入 L 的 H2O2,每加完一管立即记时,并迅速倒入石英比色杯中, 240nm下测定吸光度,每隔1min 读数 1 次,共测 2min,记录数据。4. 按下式计算酶活性。结果计算:以 1min 内 A240减少的酶量为 1 个酶活单位( u)。过氧化氢酶活性 (u/gFW/min)= Δ A240* Vt/* t* FW *V1 )Vt —粗酶提取液总体积( ml); V 1—测定用粗酶液体积( ml); FW—样品鲜重( g);— A240每下降为 1 个酶活单位( u);t —加过氧化氢到最后一次读数时间(min)。三、实验数据和作业四、过氧化氢酶活性 (u/gFW/min)= 数据分析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可能是由于叶片采集时间过久。五、思考题(1) 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因素有哪些答:叶片的选择,温度的变化,研磨是否充分,洗涤是否干净。(2)过氧化氢酶与哪些生化过程有关答:过氧化氢是一种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 . 为了避免这种损害 , 过氧化氢必须被快速地转化为其他无害或毒性较小的物质. 过氧化氢酶存在于红细胞及某些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H2O2分解为 H2O与 O2,使得 H2O2不至于与 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 -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