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简论复习近代汉语概说一、关于本课程学习的说明一 )学习目的1、对近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概况及其研究状况有初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2、了解、熟悉近代汉语语料,培养阅读语料的语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3、初步掌握语言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学习撰写语言类小论文。二)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魏达纯《近代汉语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参考书目:1)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太田辰夫著蒋绍愚等译《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3)3) 刘坚编著《近代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或刘坚编著《古代白话文献选读》(商务印书馆,1998)4)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 江蓝生《古代白话说略》(语文出版社,2002)三)成绩获得作业( 50%)+开卷考试( 50%)作业组成:阅读+写作阅读: 8 次,包括近代文献原典阅读5 次和近代汉语相关论著阅读3 篇/段,指定或提供材料。写作:小论文(3000-5000 字)二、跟近代汉语相关的一些话题一)口语和书面语口头上使用的语言叫口语,以语音为传播工具;书面上使用的语言叫书面语,以文字为传播工具。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产生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脱节之原因:1、汉字是形意文字,不以表音为原则,实际语音变了,汉字不变;2、书面语比口语保守;3、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古代文献,历代被尊为经典,成为后世文人学士模仿沿袭的典范,逐渐形成一种静止不变的语言:文言。二)文言与白话王力先生在 《古代汉语·绪论》:古代汉语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历代文人仿古作品中的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江蓝生《古代白话说略》 “简单点儿说,那些句中带‘之、乎、者、也、矣、焉、哉’的书面语是文言;而那些跟人们口头上讲的话大体一致的书面语是白话。”三、汉语史分期一)《汉语史稿》以语法作为主要依据,将汉语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公元三世纪(东汉时期)以前为上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为近代;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二)吕叔湘先生以文体的转变作为汉语史分期的标准,在《近代汉语指代词》的“序”中提出“以晚唐五代为界,把汉语的历史分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两个大的阶段是比较合适的。至于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