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4 分,共 4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B.冲量的方向与动量的方向一致C.物体受力越大,其动量变化越大D.冲量越大,动量也越大2.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19 年卢瑟福用α 粒子轰击氮核:147 N +42He→178 O +11H,发现中子B.1932 年查德威克用α 粒子轰击铍核:94Be+42He→126 C +10n,发现质子C.1934 年约里奥 ·居里夫妇用α 粒子轰击铝核:2713Al+42He→3015P+10n,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D.1905 年爱因斯坦发现质能方程:E=mc2,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3.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 和 X4 各代表某种粒子:23592 U +10n→14456 Ba +8936Kr +3X13015P→3014Si+ X223892 U →23490 Th +X323490 Th →23491 Pa +X4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X1 是中子B.X2 是中子C.X3 是 α 粒子D. X4 是电子4.用波长为2.0×10-7 m 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 19 J.由此可知,钨的极限频率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 c=3.0×108 m/s,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A.5.5×1014 HzB.7.9×1014 Hz C.9.8×1014 HzD. 1.2×1015 Hz图 1 5.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着两个物体,其间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细绳相连,开始时 B 静止, A 具有 4 kg·m/s 的动量 (令向右为正 ),刚开始绳松弛.在绳拉紧(可能拉断 ) 的过程中, A 、B 动量的变化可能为() A.ΔpA=4 kg·m/s,ΔpB=- 4 kg·m/sB.ΔpA=2 kg·m/s,ΔpB=- 2 kg·m/sC.ΔpA=- 2 kg·m/s,ΔpB= 2 kg·m/sD.ΔpA= ΔpB=2 kg·m/s6.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7.据新华社报道, 由我国自行设计、 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 )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0n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592 U +10n→14156 Ba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