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微生物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LB 培养基:(胰化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 10g 琼脂粉)链霉素灭菌空培养皿30 个实验前一天准备: LB 固体培养基100ml/ 三角瓶 6 瓶;接种大肠杆菌于 5ml 液体 LB 6支,37℃震荡培养 24h。实验二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的诱变效应四人一组,每班 6 组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 5g,蛋白胨 10g;NaCl 5g;水 1000ml;;琼脂粉 );淀粉培养基(蛋白胨10g;NaCl 5g;牛肉膏5g;可溶性淀粉 2g;琼脂;蒸馏水 1000ml;)无菌生理盐水 50ml/ 瓶 6 瓶;10ml 离心管 20 个;带玻璃珠小三角瓶6 个;培养皿 90 个;离心管 200 个;10ml 移液管,墙头 1ml 的 3 盒试剂:碘液玻璃刮铲实验 1 微生物抗药性突变株的分离【目的要求 】学习用梯度平板法分离抗药性突变株的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 】抗药性突变株是指野生型菌株基因突变产生的对某些化学药物的抗性变异类型,可在加有相应药物的培养基平板上选出。抗药性突变是DNA 分子的某一特定位置的结构改变所致,与药物的存在无关,药物的存在只是作为分离某种抗药性菌株的鉴别手段。在含有一定浓度抑制生长的药物平板上涂布大量的细胞群体,极个别抗性突变的细胞在平板上长成菌落。纯化后进一步进行抗性试验,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抗药性菌株。为了便于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本实验用常用的梯度平板法分离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突变株。制备梯度平板(图:先倒人不含药物的底层培养基,把培养皿斜放,凝固后将平皿平放,再倒入含有链霉素的上层培养基,便可得到链霉素浓度从一边到另一边逐渐降低的梯度平板。在平板上涂布经诱变处理的敏感菌,培养后从链霉素浓度较高的部位长出的菌落中可分离到抗链霉素突变株。【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Strs;LB 液体培养基, LB 琼脂培养基;链霉素,70%乙醇;无菌吸管,烧杯,试管,玻璃涂棒,水浴锅等。【操作步骤 】1.接种大肠杆菌于盛有5 mL LB培养液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24 h。2.在热水浴中融化LB 琼脂培养基。3.倒 10 mI。已融化不含药物的LB琼脂培养基于无菌培养皿中,将培养皿一端垫起使培养基表面在垫起的一端刚到培养皿的底与边的交界处凝固(图上 )。4.在凝固的平板底部高琼脂一边标上“低”,放平后在底层培养基上加人每毫升含有100 ug 链霉素的 LB琼脂培养基10 mL。,凝固后制得链霉素浓度从一端的0 ug/ml。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