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乖孩子” ,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那个“乖孩子” ,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1 前几天,一位妈妈说自己刚刚读小学的儿子怎么说都不想去上学。问他为什么,就是不说。后来问老师,老师也不清楚。结果还是他的同学悄悄说出了真相,原来儿子被隔壁班上的几个孩子欺负了。刚开始是要他给他们买零食吃,没买的话就围着他,推搡打闹,看上去像是玩耍,所以老师们都注意不到。可是孩子之间能感受到。她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可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孩子高高大大的,力气也有,也不惹事,平时挺听话的孩子,怎么就被欺负了?其实还不只是小学,在幼儿园也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惜的是,幼儿园的孩子,更加无法说明这件事。前几天朋友的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说不想去了,因为有人打她。她跟老师说, 老师说没有这回事, 还说是家长太焦虑,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是非常正常的。可孩子却非常肯定地说有同学打她,只是无法言明。如今校园暴力愈演愈烈,让当爹妈的心都是悬着的。因为孩子在学校遭遇霸凌之后,校方或者家长经常会用“小孩之间闹着玩”来解释和安慰。可是受伤的孩子,却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呢?2 父母长期过度要求孩子顺从或服从的家庭,更容易养出被欺凌的“乖孩子”。瑞士有一项调查发现,男性霸凌受害者一般在家庭关系中,与父母过分紧密,或者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因为很多欺凌案例中,很多被欺凌的孩子一直默默忍受,他们就算有机会反抗,甚至有些被欺凌的孩子比实施者还要强壮高大,可就是不敢反抗。这跟一个人的体格没有直接关系,而跟这个孩子的性格息息相关。孩子在一个集体中的位置,往往反应出他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那些骄横霸气的欺凌实施者,在家中常常也是盛气凌人的小霸王。而受害者呢,在家中常常是乖乖,是好宝宝。遭受欺凌时,他们内心会启动顺从模式,因为在家中早已经习惯了顺从。哪怕将来已经成人,还是那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因为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是不能说“不”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的。从来不曾反抗过的孩子,你要他在遭遇欺凌的时候马上就能反抗?那几乎不可能,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做,更可怕的是他的内心早已习惯了忍受。3 社交能力欠缺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其实,校园欺凌的实施者和受害者在社会交往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欺凌者觉得自己无法融入集体,成绩平平甚至常常被老师批评,所以他们需要组建一些小团体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