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规范1•产品结构要求制品工艺性分析与脱模斜度确定1)制品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2)制品壁厚均匀,变化不超过 40%;对于特别厚的部位要采取减胶措施。3)加强筋大端的厚度不超过制品壁厚的一半。4)制品上的文字原则上采用凸型字,以便于加工。5)制品形状应避免产生模具结构上的薄钢位。6)不影响制品装配及外观的部位应设计 1°以上的脱模斜度,影响外观的部位需防止缩水,应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的脱模斜度。7)有特殊要求(如蚀皮纹等)的制品,脱模斜度应不小于 2.5。。8)在不影响外观的前提下,尽量出工艺圆角,避免锐角处不加过渡圆角。9)产品颜色及蚀纹必须在产品策划时确定。2.模具分类:根据模架尺寸将模具分为大、中、小三类。1)模架尺寸 6060 以上称为大型模具。2)模架尺寸 3030〜6060 之间为中型模具。3)模架尺寸 3030 以下为(小模)具。3. 模架选用与设计1)优先选用标准模架,具体按 QJ/MM03.01《标准塑胶模架》执行。2)若选用选用非标模架,应优先选用标准板厚,具体参照 QJ/MM03.01《标准塑胶模架》。3)大型非标模架,导柱直径不小于 060mm,导套采用铸铜制做。4)大型非标模架导套孔壁厚不得小于 10mm,回针孔壁厚为 35〜40mm,回针直径不小于 030。5)大型非标模架 A 板、B 板起吊螺钉孔为 M36〜M48。6)450T 注塑机以上的模具,模板的四面要有吊环孔,各模板间要有撬模角7)如有可能产生较大侧压力时(型腔深度超过 50mm),非标大型模架应设计原身止口。8)使用尽可能多的支柱,保证模具在工作中不变形,支柱用螺钉固定在动模座板上。9)模具导柱长度应比最高的动模型芯长 20mm 以上。10)模具上须安装模脚,如果零件突出模具之外,模脚的高度须高出突出在模具之外的零件。4.分型面设计原则1)选择分型面选择首先必须符合我方要求。2)避免在制品外表产生夹线,如无法避免时应尽量将夹线设计在不易看见的部位。3)分型面选择应保证制品留在下模。4)优先选择平面碰穿,尽量避免插穿分型面。插穿分型面应设计 2°以上的斜度,插穿面高度较小时取大斜度,插穿面高度大时取小斜度。5.型腔排位原则1)型腔排位应有利于各腔同时、均匀进胶。2)多腔模各型腔排位紧凑,有利于缩短流道长度。3)多腔模各型腔间距不小于 25mm。6.冷却系统设计原则在满足制品结构的前提下,确保冷却充分1)运水孔设计1.1)保持运水孔大小一致:(小模)06〜08;(中模)08〜eio;(大模)30〜32。1.2)运水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