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金属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类型无机反应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广义的酸碱反应为不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如沉淀反应,水解反应,配位反应,缩合反应。另一类氧化还原反应则为电子发生转移的反应,现将各类反应及其反应规律进行概要的总结。11.4.1 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金属离子与许多阴离子能生成难溶物沉淀,除单纯的沉淀反应(如Ag++Cl-→AgCl↓),它的生成与溶解由Ksp决定外,许多难溶物的生成与溶解都与pH有关。如氢氧化物沉淀,弱酸盐沉淀。也与溶液中配位剂,氧化剂的存在有关。11.4.1.1 金属离子与碱反应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强烈水化形成水合离子,作为弱酸,如加入OH-离子,它们便失去 H+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最后得到不带电荷的四水合二氢氧化物(H2O分子以很弱的偶极相连)它们通常是沉淀(简化为M(OH)2)。有些氢氧化物沉淀可进一步溶于过量碱中,变为带负电荷的配离子。有些氢氧化物能溶于氨水,如按周期表中金属阳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可分成下面几组;(图 11— 7)A组: H、IA 族、 Ba的氢氧化物可溶。B组: Ca、Sr 形成白色较难溶的氢氧化物,生成的沉淀较少,且较慢。C组: Mg,Sc,Ti ,V,Bi 形成白色不溶氢氧化物(除V(OH)3 绿色外),Mg(OH) 2,Sc(OH)3,Ti (OH)4,Bi (OH)3D组:Cr、Mn、Fe、Co形成不溶氢氧化物,低氧化态在空气中转化为高氧化态,Cr(OH)2(黄一棕)变为绿色Cr(OH)3(见 F 组); Mn(OH)2(粉色)变为棕色 MnO(OH)2Fe(OH)2(浅绿)变为暗棕色Fe2O3· nH2O;Co(OH) 2(红色)变为棕色 Co2O3· nH2O E组:形成不溶氢氧化物,溶于过量NH3· H2O中形成配合物,除 Zn,F 组:白色不溶氢氧化物(除Cr(OH)3灰绿色),溶于过量氢氧化物成无色溶液,除 Zn 外,本组不溶于 NH3· H2O。图 11-7 氢氧化溶解度和周期表由上可知,除碱金属及钡的氢氧化物为可溶外,其余均难溶。Be,Zn,Al ,Ga,Cr,Ge,Sn,Pb,Sb,Cu的氢氧化物有两性,它们的酸性较明显,易溶于稀的强碱,而 Cu(OH) 2的酸性较弱,只能在很强的浓碱里才显著溶解,即它们溶于碱的 pH值不同,例如酸性较强的Al (OH)3 在 pH10.6 时已开始溶解,而酸性微弱的 Cu(OH)2只能在浓度为 6mol· L-1 的碱里才显著溶解,大多数如上所示有明显两性的氢氧化物也只在pH值超过 13时才溶解,这一性质可用于离子分离,应当注意的是: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