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欢迎下载第一章1.为什么说钢中的S、P 杂质元素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有害的?答: S、P 会导致钢的热脆和冷脆,并且容易在晶界偏聚,导致合金钢的第二类高温回火脆性,高温蠕变时的晶界脆断。S 能形成 FeS ,其熔点为989 ℃,钢件在大于1000 ℃的热加工温度时FeS 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 能形成 Fe 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2.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答: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简单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高、熔点较高、稳定性较好;复杂点阵结构的特点:硬度较低、熔点较低、稳定性较差。3.简述合金钢中碳化物形成规律。答:①当 rC/rM>0.59 时,形成复杂点阵结构;当rC/rM<0.59 时,形成简单点阵结构;②相似者相溶:完全互溶:原子尺寸、电化学因素均相似;有限溶解:一般K 都能溶解其它元素,形成复合碳化物。③N M/N C 比值决定了碳化物类型④碳化物稳定性越好,溶解越难,析出难越,聚集长大也越难;⑤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碳化物。4.合金元素对Fe-C 相图的 S、E 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答: A 形成元素均使S、E 点向 _____移动, F 形成元素使S、E 点向 _____移动。S 点左移意味着 _____减小, E 点左移意味着出现_______降低。(左下方;左上方) (共析碳量;莱氏体的C 量)5.试述钢在退火态、淬火态及淬火-回火态下,不同合金元素的分布状况。精选欢迎下载答:退火态:非碳化物形成元素绝大多数固溶于基体中,而碳化物形成元素视C 和本身量多少而定。优先形成碳化物,余量溶入基体。淬火态: 合金元素的分布与淬火工艺有关。溶入 A 体的因素淬火后存在于M、B 中或残余 A中,未溶者仍在K 中。回火态:低温回火,置换式合金元素基本上不发生重新分布;>400 ℃, Me 开始重新分布。非 K 形成元素仍在基体中,K 形成元素逐步进入析出的K 中,其程度取决于回火温度和时间。6.有哪些合金元素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有什么好处?答: Ti、Nb、V 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好处):能够细化晶粒,从而使钢具有良好的强韧度配合,提高了钢的综合力学性能。7.哪些合金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提高钢的淬透性有何作用?答:在结构钢中,提高马氏体淬透性作用显著的元素从大到小排列:Mn、Mo 、Cr、Si、 Ni等。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工件得到均匀而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