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钻 井 液 漏 失 的 预 防 及 堵 漏 方 法学院:石油工程班级:石工 ******班任课老师:****** 姓名:**** 学号:********** 钻井液漏失的预防及堵漏方法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 , 钻井过程中遇到的地层越来越复杂, 在钻进压力衰竭地层、 破碎或弱胶结地层、裂缝发育地层及多套压力层系等时, 井漏问题非常突出。由井漏诱发的井壁失稳、坍塌、井喷等问题是长期以来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世界性难题, 是制约勘探开发速度的主要技术瓶颈 ; 同时井漏造成钻井液损失巨大, 而在储层发生的漏失对储层的伤害更是难以估量。1. 钻井液的漏失在钻进过程中,井眼内钻井液大量流入地层的现象称为钻井液的漏失。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井下复杂情况之一, 它耗费钻井时间 , 损失泥浆 , 可能引起卡钻、井喷、井塌等一系列复杂情况, 甚至导致井眼报废 ,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1.1 井漏的原因井漏主要是由于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或破裂压力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1.地层因素:天然裂缝、溶洞、高渗透低压地层;2.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引起的漏失: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发生的漏失,主要发生在上部地层环空堵塞,造成环空憋压引起漏失;开泵过猛、下钻速度过快、加重过猛造成井漏;3.井身结构不合理,中间套管下深不够。或不下中间套管致使高低压地层处于同一裸眼井段,造成井漏。1.2 井漏的分类根据漏失地层的特点,钻井液的漏失分为三类:1. 渗透性漏失有高渗透的砂岩底层或砾岩地层引起的钻井液的漏失称为渗透性漏失(见 图 1-1a)。特点:漏失速率不高,表现为钻井液池的液面缓慢下降;2. 裂缝性漏失由裂缝性地层引起钻井液的漏失称为裂缝性漏失(见图 2-1b)。引起钻井液漏失的裂缝包括灰岩和砂岩地层中天然存在的裂缝和由钻井液压力将灰岩和砂岩地层压开所形成的裂缝。特点:漏失速率较快,表现为钻井液池的液面迅速下降;3. 溶洞性漏失由溶洞性地层引起钻井液的漏失称为溶洞性漏失(见图 3-1c)。特点:一般只出现在灰岩地层,漏失速度很快,钻井液有进无出。另外,根据钻井液漏失速度还可分为:微漏、小漏、中漏、大漏、严重漏失五种类型;如果按漏失地层通道分类则可分为:自然漏失通道和人为漏失通道。1.3 井漏的危害井漏对油气勘探、钻井和开发作业所带来的危害, 可以归纳为 : 1.井漏延误钻井作业时间 , 延长钻井周期 ; 2.井漏直接造成巨大的物资损失; 3.储层漏失会损害产能 ; 4.干扰地质录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