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时代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新时代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讨论 林启修李慧敏 摘要:新时代大学生个性突出、对自我关注度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成为讨论者关注的重点。文章选取 433 名大一学生作为“零零后”新时代大学生的代表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新时代男大学生的自恋水平低于女大学生;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其自我钦羡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自恋与心理异常总均分、阳性项目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自恋对心理异常总体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恋水平越高,其心理发生异常的概率越小。 关键词:自恋;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水平快速进展,人们家庭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成为家庭成员关注的重心和焦点。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容易獲得来自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过度关爱。根据自恋的社会学习理论观点,过多的关注和关爱,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恋型人格。然而,自体心理学家认为,自恋对于心理健康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恋指个体对自身的兴趣超过了他人的一种人格特质。自恋和亲和性、同伴关系、共情能力、孤独、焦虑等特质具有负性相关关系。“零零后”已开始步入大学殿堂,并将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处于人格稳定和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选取某学校大一学生作为“零零后”新时代大学生的代表,探究其自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讨论方法 (一)讨论对象 选取江苏某高校在校大一学生 441 人发放问卷,剔除答题时间过短、答题不完整等无效问卷,最终回收 433 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 95 人,女生 338 人;独生子女 196 人,非独生子女 237 人;来自农村 117 人,乡镇 177 人,城市 139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讨论工具和统计分析 采纳《大学生自恋人格问卷》收集大学生自恋水平信息,重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均在 0.7 以上。采纳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 SPSS17.0 中文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自恋水平的性别差异 同独立样本 T 检验,分析大一学生自恋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具体结果如表 1所示。 由此可知,大一学生在自恋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大学生在显性自恋人格和隐性自恋人格的得分上均低于女大学生。具体分析显性自恋四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