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1.从根本上看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2•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率会影响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教育发展规模、教育结构、教育质量)。•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受教育权利是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教育内容受如下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本体)•教育产业作为其他非育人产业共同需要的上位产业、前提产业,决定了其在社会大系统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产业地位。•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的目标,其内容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育目的)等各方面。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环境)。11. 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12.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人类历史上的“狼孩”事例,说明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1•心理学理论为我们认识人的发展及其规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20 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赞科夫依据其一般发展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以理论知识为主导则)。1•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别差异性)等规律。1•规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总的要求或共同标准的是(教育目的)1•规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性质、总方向、总目标的是(教育方针)20. 人本主义者所持的教育目的观是(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21. 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孔德、那托尔普、涂尔干)等。21•下面哪些人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22. 1 年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递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它们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