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测定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水中碱度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地表水的碱度,基本上是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含量的函数,所以总碱度被当作这些成分浓度的总和。当水中含有硼酸盐、磷酸盐或硅酸盐等时,则总碱度的测定值也包含它们所起的作用。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部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特征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的物质的总和。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终点 pH 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组成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用酸滴定至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 pH 为~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耍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终点时的 pH 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作出解释。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的控制的判断性指标。若碱度是由过量的碱金属盐类所形成,则碱度又是确定这种水是否适宜于灌溉的重要依据。用标准酸滴定水中碱度是各种方法的基础。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酸碱指示剂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根据电位滴定曲线在终点时的突跃,确定特定 pH 值下的碱度,它不受水样浊度、色度的影响,适用范围较广。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控制性试验及例行分析。二法均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用。样品采集后应在 4°C 保存,分析前不应打开瓶塞,不能过滤、稀释或浓缩。样品应于采集后的当天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样品中含有可水解盐类或含有可氧化态阳离子时,应及时分析。1. 原理水样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至规定的 pH 值,其终点可由加入的酸碱指示剂在该 pH值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当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溶液 pH 值即为,指示水中氢氧根离子(0H-)已被中和,碳酸盐(CO2-)均被转为重碳酸盐(HCO-),反应如下:33OH-+H+—HO2CO2-+H+—HCO-33当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由桔黄色变成桔红色时,溶液的 pH 值为~,指示水中的重碳酸盐(包括原有的和由碳酸盐转化成的)已被中和,反应如下:HCO+H+-HO+CO322根据上述两个终点到达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