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银耳栽培技术第一节 概述银耳,是一种高蛋白、 低脂肪的滋补品, 它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名特产品之一,现已成为国内亿万民众喜欢食用的菇类菌种。长期以来银耳依靠野生采集和木头栽培的,产量极低, 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后来福建省古田县首创了以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为原料,进行室内多层次立体栽培,这样使单产提高了 10 倍,并且使生产周期缩短四分之三。银耳的经济价值银耳又名白木耳,雪耳,形似牡丹,色白如银,肉质滑嫩,风味独特,所以被誉为是大自然赐给民间的美食,在历史上曾被列为 “宫庭贡品 ”,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名特产品之一。 近年来已成为千家万户 “菜蓝子 ”中的山珍美味。 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较好的医疗功能,因此被誉为是“刚矛相济,药膳同功”的“绿色保健食品 ”。自古以来,我国医药学家都认为银耳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和血,补脑提神,壮体强精,嫩肤美容,廷年益寿之功”的作用。据近代化验银耳中有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如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无机盐等。银耳蛋白质中含有17 种氨基酸, 对人体十分有益。 特别是酸性异多糖,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起扶正固体的作用。 因此银耳已成为我国久负盛名的滋补品和席上佳肴,即是 “养生益寿 ”的食药用菌,深受消费者欢迎。此外还可以将银耳加工成银耳罐头、银耳露、银耳酒,银耳美容雪花膏等食品和日用品,远销到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其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银耳生产状况人工栽培的效益银耳源于野生, 是长在深山老林的朽木上的, 它受日月之精华, 风雨之洗炼,在适宜的温度、 湿度环境条件下, 长出一朵朵晶莹透白的子实体。因此古人把它称为是:仙家赐给民间的 “白衣天使,银花姑娘 ”。但由于受大自然的限制,产量稀少,因此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野生银耳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也分布于热带。我国的陕西、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湖北、安徽、福建、江苏、浙江以及台湾等 16 个省的林区均有分布。国外日本、菲律宾、印度、泰国、美国、智利、墨西哥、古巴、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分布。中国银耳的人工栽培, 起源于四川省的通江, 后来逐步发展到大江南北各个省区。改革开放20 多年来,福建省古田县在银耳栽培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利用农村大量的农副产品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甘庶渣等为原料,取代了原始的木材栽培及下脚料, 实现了农业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