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从工信部网站获悉获悉,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际联席会议要求,经商有关部委,制定《 锂离子电池 行业规范条件》,详细公告如下:为加强 锂离子电池 行业管理,引导 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 健康 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依据优化布局、规范秩序、保障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创新、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本规范条件。一、产业布局和项目设立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企业及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布局要求,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 规章及规划确定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建设工业企业的区域不得建设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上述区域内的现有企业应逐步迁出。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对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等确有必要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加强组织论证。二、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产品的独立生产、销售和服务能力; 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主要产品具有技术发明专利。企业应满足以下规模要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 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 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 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 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 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 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节能 环保 、安全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电极制造和电极卷绕或叠片等关键工序应采用自动化设备,注液时具备温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条件控制,具备有机溶剂回收系统。 工艺、装备及相关配套设施应达到以下要求:1. 应具有电池正负极材料铁、锌、铜等金属有害杂质 检测能力,检测精度不低于 1ppm;2. 应具有涂敷厚度和长度检测手段,涂敷厚度的测量精度为2μ m,涂敷长度的测量精度不低于 1mm;3. 应具有电池电极剪切后产生的毛刺抽样检测能力,检测精度为1μ m;4. 应具有电池电极烘干后的含水量抽样检测能力,检测精度为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