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与广告的社会调查报告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同类产品,为了突出企业个性,尽快让人识别产品,大多数企业选择由名人代言,本人通过分析名人代言广告的现状发现,有大部分广告存在虚构和夸张,这是由于我国目前的广告立法过于粗糙,原则、操作性不强造成的。这些夸张的广告很容易使消费者上当,也有人认为适当夸大产品功效是不触犯法律的。本次社会调查的目的:意指“虚假宣传”成首要问题,虚假、违法广告层出不穷,在新闻媒体中,食品、药品、医疗广告所占比例惊人,一些名人很不自重,为了丰厚的广告收入,不惜误导老百姓。虚假、违法的食品、药品广告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他们违背事实、夸大其词、故意诱惑误导消费者,给社会文明带来负面影响,给人民群众带来财产的损失和人身安全的危害。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也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重灾区通过我的调研可以得出违法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广告“泛滥成灾”的结论。调查活动开展时间:9.8日结束时间:9.15日1、“虚假宣传”成首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1.7%的消费者认为“虚假宣传”是当前化妆品市场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其次是“价格虚高”问题,得了28.5%的票。据消费者反映,有经营者利用报纸、电视广告等形式进行虚假夸大宣传,一些美容院甚至还打着高科技的幌子随意承诺美容功效。孙桂田称,她“确实一身的病”2009年,在《家有儿女》中扮演姥姥的演员孙桂田被当作“浑身是病”的典型案例频频被提及,因为她多次以患者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医疗药品类广告节目中,并且在这些广告中分别患上了牙龈萎缩、牙周炎、风湿病、肺气肿、全身麻木、肝病、肾病、心脏病等病,而在吃过她所代言的药品后,所有疾病均痊愈了。孙桂田表示,这一事件让她最近非常苦恼,“我连电脑都不会打开,也从来不上网,我的孩子对我说,妈你不知道更好。”“我还是比较慎重的,我都是要求产品拿来,试一试,再一个就是看看是否有批文,有时候广告公司来找我,如果让我说得太过分,我还会建议导演不要那样夸张”,孙桂田说,至于网友怀疑她是否有那么多病,“我年纪大了,都67岁了,确实一身的病,比如心脏病、颈椎病、高血压等,每次出去拍戏,剧组的人都会说,瞧你提的这一大包药,但没办法,我要把戏盯下来,就得准备着”。她说,她做那些广告涉及的药品,她都试过,有些现在还吃着,“我相信,那些保健品性质的药,虽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也不会害谁,让人家服用不会给人家带来伤害。”中国青年报记者问:“会不会没什么害处,但也不会有任何好处?”孙桂田说,这个就很难说了,“但我不愿意给别人造成不愉快,现在这个事情出来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但孙桂田也质疑,这次曝光了我们这么多演员,他们也告诉我,广电总局在2004年就下了禁令,不准电视台播出,“那为什么电视台还要播出,就是因为电视台还在播,所以我们才会做广告的。”她说,作为演员,做广告也是职业,既然有了这个规定,自己以后接广告会很慎重。“咱不接了就是,本来演戏才是演员的本职工作。比如最近有个公司找我去做一个保健品广告,我就拒绝了。”2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一个网名为“二堤虾田”的网友随即在博客中提出质疑。身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他说,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从2月16日五部门的规定出台后,他在网上搜索名人上医疗健康节目的信息,结果发现寥寥无几。但他仍然找到了一些明星代言的医疗保健用品的广告,并发在博客里面,让网友们“看看强行禁止名人为医疗健康用品做广告有多必要”。这个真名叫李博然的网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觉得这类广告大多卑鄙无耻、恶心下流,虽然国家多个部门屡屡提出要禁止,但依然屡见不鲜,“原来的规定太软了,不及此番的‘严禁、禁止’来得有效力,有震慑力。”来源:新闻晨报(国家广电总局新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