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_第1页
1/6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_第2页
2/6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_第3页
3/6
1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操作规范一、【适应症】:1.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严重,腿痛重于腰痛,经严格的保守治疗 6〜8 周无效或已造成急性神经功能障碍者,包括旁中央型、外侧型的突出、破裂、游离的椎间盘,最佳适应证为单节段的外侧型突出。2. 尽管保守治疗有效,但症状很快复发,且反复发作两次以上,发作时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者;或者虽然症状体征都不十分严重,但病史较长,诊断明确,患者有手术治疗要求者。3. 无论病史长短,一旦出现神经根麻痹损害者,如拇趾伸肌肌力 W 级以下。4.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害,如大小便功能障碍,CT 显示椎间盘或后纵韧带无明显钙化者。5. 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椎间盘突出。6. 突出物有钙化的椎间盘突出。7.有神经根受压的阳性体征,如直腿抬高试验(+)、拇指伸屈试验(+)、膝或跟腱反射减弱等。8. 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9.愿意接受椎间孔镜手术并承担穿刺失败需转行开放手术风险者。二、【禁忌症】:21.有脊柱畸形、肿瘤或曾行化学溶盘术以及腰椎滑脱等节段性不稳定表现者。2.合并有严重内脏功能异常或其他身体状况异常不能承受手术者。3. 有严重肌力下降、足下垂或马尾综合征者。4. 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或正使用抗凝药物者。5. 妊娠妇女以及女性月经期间者。6. 术前感染者(1)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切口及附近(15cm 内)有感染;(2)非手术部位的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常通过血运发生椎间盘炎及硬膜外感染;(3)潜在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4)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7. 有严重心理障碍、手术恐惧等心身性疾病者。8. 症状、体征表现与影像学检查不一致者。9. 期望值过高术前经过充分的交流沟通,患者及家属期望值仍过高者。三、【操作方法】:第一步:病人体位如果采取侧卧位,则患侧朝上,背部朝向术者,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如果采取腑卧位,则患侧朝3向术者,在腹部、额部、膝部各放一支架,踝部垫一软枕,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微屈。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如果要进入 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 12-14cm。当 C 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针路线。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此点即为进针点。第三步:消毒、铺巾、连接(调试)椎间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脊柱内镜诊疗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