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同步注浆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监理工程师: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GZH-6标项目经理部盾构一队二〇一三年七月1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同步注浆技术....................................................................................1三、同步注浆施工....................................................................................3四、同步注浆应注意问题........................................................................7五、同步注浆质量保证措施....................................................................7六、安全保证措施....................................................................................82盾构施工同步注浆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本段松山湖北到大朗盾构区间隧道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右线设计起点里程为GDK33+951.219,设计终点里程为GDK38+359,在GDK38+106.1888处设长链6.1888m,右线全长4413.97m;左线设计起点里程GDZK33+949.588,设计终点里程GDZK38+359,在GDZK38+089.5292处设短链10.4708m,左线全长4398.941m。整个区间隧道下穿密集的建筑群,在区间大里程端部下穿大井头高架桥,区间下穿道路处,道路下管线密集,主要地下管线有电缆、通讯线缆、给排水水管、煤气管等,埋深不等。本段盾构隧道沿线地形略有起伏、开阔,局部为剥蚀残丘,无地表河流,经济发达。本盾构隧道线路单一,设置为标准单线单洞断面,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m,左右线线间距约12.5m~28.5m。隧道最大线路纵坡为24.4‰,最小纵坡为2.0‰,竖曲线半径为10000m,隧道拱顶埋深为10.5m~42m。二、同步注浆技术1、同步注浆目的当管片在盾尾处安装完成后盾构向前推进,管片与土层之间形成建筑间隙,快速采用浆液材料填充环形间隙的工艺即为同步注浆。其目的在于:(1)、防止和减少底层沉陷(2)、保证地层压力较为均匀地径向作用于管片,限制管片位移和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3)、作为隧道第一防水层,加强隧道防水。2、同步注浆原理同步注浆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长期稳定性及流动性并能保证适当初凝时间的浆液,通过压力泵注入管片背后的建筑空隙,浆液的压力和自重作用下流向空隙各个部位并在一定时间内凝固,从而达到充填空隙、阻止土体塌落的目的。同步注浆主要参数的确定(1)、注浆压力注浆压力是注浆施工中的主要控制指标,理论上对于自稳性差的地层,注浆压力应于开挖面的水土之和平衡,实际上注浆压力应比理论值稍大。根据本工程始发地段的地质水文情况及隧道埋深,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4Mpa以内。(2)、注浆量1盾构在推进过程中,除了排出洞身断面上的土体外,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土体损失,这些土体损失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盾尾管片安装形成的空隙;二是曲线地段推进超挖引起的土体损失;三是盾构纠偏产生的土体损失;四是盾构蛇形运动产生的土体损失。这些额外部分的土体损失是通过同步注浆来获得补偿平衡的,同步注浆的注浆量由理论计算而得,即盾壳的建筑空隙体积乘1.3的系数。每环同步注浆计算如下:Q=KVV=π(D2-d2)L/4式中K=注浆率即充盈系数,取1.3;D=盾构机的切削外径;8830mmd=管片外径8500mmL=管片环宽度取1.6m则V=7.22m3Q=9.39m3注浆量应根据地表隆陷检测情况进行调整和动态管理(3)、注浆速度同步注浆速度应与掘进速度相匹配,按盾构完成一环1.6米掘进的时间内完成当环注浆量来确定其平均注浆速度。(4)、注浆结束标准采用注浆压力的注浆量双指标控制标准,即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注浆量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时,即可认为达到了质量要求。三、同步注浆施工3.1同步注浆方法和工艺同步注浆与盾构掘进同时进行,通过同步注浆系统及盾尾内置注浆管,在盾构向前推进、盾尾空隙形成的同时进行,采用双泵四管路8个注入点对称同时注浆。2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图3.2注浆设备配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砂浆搅拌站套1浆液输送泵台1盾尾注浆系统套13.3注浆方式采用盾尾同步注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