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间接法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列示方法。间接法以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经营活动的净利润项目、不涉及现金的净利润项目、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变动、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变动等,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在掌握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原理时应该理解为什么从净利润开始调整,因为净利润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因此“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又存在金额差异。“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涉及现金,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都与经营活动有关,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等;有些交易和事项虽然与净利润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经营活动,如用现金购买存货等。所以,间接法下只有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项目解析& 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涉及经营活动的费用-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数+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增加数(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包括: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这些项目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出,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的账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会引起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但并没有带来当期现金流出。因此, 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包括: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等。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固定资产为例)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