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灵快乐成长摘要:在班级管理中以“阳光心灵、快乐成长”为原则,通过学期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逐步健全学生的人格。以学生为本,以“爱”为起点,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从学生的心理困惑出发,解决学生心灵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系列化的主题班会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同时让学生在助人自助的活动中, 实现心灵的自我成长; 在“个体”与“集体”的和谐共生中,实现心灵的共同成长。关键词:主题班会;引领;阳光心灵1. 问题的提出1.1 初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初中时期是人生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一方面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萌芽,另一方面是身体的发育与心智的发育不能完全统一。所以是幼稚与成熟、冲动与理智、独立与依赖并存的时期,是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的时期。加上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在”众星捧月”的环境中,人格存在很多的缺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不屑继承,教师的谆谆教导他们觉得古板, 父母的苦口婆心他们觉得悖时。所以往往会有迷茫、焦虑、烦躁、矛盾等心理困惑,时不时会表现出言行不一致、容易受诱惑、意志力薄弱等,严重的言行会出现一些偏差。这些个性过分张扬的学生在班级中还表现为:容易相互排挤,缺乏合作意识,不愿自我牺牲,不懂宽容谦让,甚至为了小小的事情大打出手。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和谐班集体的建设。1.2 目前班会课存在的问题。1.2.1 班主任未充分认识主题班会对引领学生心灵成长、对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作用。主题班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班集体的力量,解决同学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最终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引领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很多班主任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班会活动是无序的、任务型的、缺乏针对性的,随意挪用、占用班会活动时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1.2.2 班会课的主角往往是班主任。班会课变成了表演,老师是“编剧”、“导演”,同学们是“演员”、“观众”;同学们在班会上的发言,不是他真实思想的表达,而是老师意志一厢情愿的体现。这样的班会,不管形式上有多少花样,也不可能出现思想上的碰撞、激荡和交锋,班会活动变成了空洞、苍白、枯燥的说教,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1.2.3 集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缺失。班主任往往较注重对学生个体的谈话交流,从生活到学习全方位地予以关注,而对全班的集体心理辅导做得很少,即使有往往因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