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及对策浅析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的形式了解藏汉民族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现状,并探讨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且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藏汉两族 同学的相互了解,以建立友好的藏汉民族关系,促进藏汉民族间价值观念互相吸纳、文化习俗互相兼容、民族心理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推动民族关系的进展。 关键词:藏汉同学 日常交往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XX)02-0000-02 一、问题提出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群体)与人(群体)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形式。然而,在西藏民族学院,经过笔者近一年的观察,发现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汉同学,几乎没有交集。你会发 现,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无论是在自习室、图书馆、食堂、操场还是上课的路上、逛街等日常活动,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都是以“同类”的形式出现。那是不是意味着,藏汉同学都是希望与对方“老 死不相往来”呢,其中什么在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且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问卷分析 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行为中,藏汉学现状如何呢?他们会选择谁做朋友?都是通过何种途径相识相识?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什么?组织私人聚会他们最有可能邀请谁参加?与藏/汉族同学发生冲突时他们都会找谁 帮忙?藏汉民族同学与对方民族谈恋爱情况如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同意交往?通过对上述社会交往行为和态度的分析,我试图大致展示藏汉民族学生日常交往的“全息”图景(如下):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择友类型。来自天南海北,祖国各地的同学们在长期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并结成朋友。那么,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会选择和哪些同学成为朋友呢?调查结果显示,本民族的同学朋友均成为受访 对象的首选。此外,只有少部分藏族男同学倾向于自己在兴趣爱好相同的群体,与此形成鲜亮对比的是,高达近 90%的汉族男同学和女同学,考虑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而不是不同民族身份的同学成 为自己的好友。 (二)择友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朋友之间的认识途径方面,77.78%的藏族 66.67%汉族,选择“同一个民族”;而 44.4%的藏族和约 90%汉族,选择“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包括社团)”。由此可知,汉族同学 在择友过程中更注重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