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式限流器参数的设计选择(1) 摘要:本文阐述阻尼式限流器参数设计选择和产品系列规划的依据原则,并结合实例说明实施步骤与方法,以有助关键词:阻尼式限流器参数设计产品系列1本文着重阐述在进行高压并联电容器用阻尼式涌流限流器产品系列策划时参数设计选择所依据的原则,并以 10kV电容装置用限流器为实例,示范实施计算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尤为侧重参数优化配置的验证。本文旨在为电容装置工程设计中选定限流器参数提供借鉴。2由文献[ 1]可知,限流器由低电感值电抗器与火花间隙接入的阻尼电阻组成。为了赋予装置期望的功能和性能,除了要求对投运的电容器组合理设定火花间隙的动作电压以外,电抗器和阻尼电阻组合的产品系列参数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a) 把电容器组的合闸涌流抑制到电容器、断路器、熔断器等电气设备和电容装置整体的有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值;b) 选择电抗器与阻尼电阻参数的配合获得最佳的限流效果;c) 有利于简化限流器的型号规格和降低造价。3图 1 表示接有限流器的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计算分析其电磁暂态过程用的电路模型。该电路由4 部分组成:①电源支路;②负荷支路;③已投运的电容器支路;④新投入的电容器支路。鉴于负荷阻抗较大,对电容器组的合闸过程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电容器组并联追加合闸时所出现的过电流和过电压,是由邻近已运行的电容器组的放电电流和电源的充电电流引起的。然而由于受到已投运电容器组电位的钳制,电源对新投入电容器组追加合闸的充电涌流要比单组电容器的合闸涌流小得多,已投运的电容器组愈多愈是这样。通常电源支路的阻抗比电容器支路的阻抗大得多,尤其是电容器组串接限流器更是如此。故在并联追加合闸涌流中,两者提供的涌流分量在峰值和频率上有很大差异,且后者远高于前者,故两者的最大峰值不会叠加。因此,在估算涌流的峰值时可忽略电源的影响,采用图 2 的简化电路模型。 图中,N 为等容量电容器组的总组数,其中N-1 组已投运; L 为电抗器的电感; R 为阻尼电阻器的电阻;C 为电容器组电容;Um为已投运电容器组端电压处于峰值;s 为拉氏变换运算因在理论计算时还忽略了分布参数的影响,使理论值略大于实际值,这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通过110kV变、诸暨变、平湖变、魏塘变等多处电容装置现场测试验证,依据限制涌流辐值的要求,首先应该选择电抗器的电感值。为了简化估算过程,可暂不计及阻尼电阻的影响,把图2 再简化成图3 的电路模型。从图 3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