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淮安风俗文化礼仪知识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不知大家是否了解过淮安的风俗文化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淮安风俗文化礼仪,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文化 古琴 山阳琴派,其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其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八大琴派之一,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之下,淮安的古琴艺人博采众长,精心潜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琴艺素养,逐步改进、创新和优化演奏技法,用淮安琴弹独特的艺技演奏手法反映作品、表达作品,才让淮安的古琴演奏艺术、演唱技法成为流派,由古传来,流传至今。 弈棋消夏图 梁魏今,字会京。淮安区人。雍正、乾隆年间,位列清朝围棋四大国手之首。梁魏今自幼学棋,一生清贫,没有功名,更未做过官。他凭着棋艺游历四方,以棋会友,并为清廷供奉。在云游江浙一带时,结交了许多江淮名流,与画家郑板桥等有过交往。梁魏今棋艺高超,棋风绵密细致,奇巧多变,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梁魏品行高雅,超凡脱俗,名满天下,在当时围棋界享有盛誉,标志着中国古代围棋的最高水准,为围棋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 淮安区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文化积淀厚重,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运河之都、淮扬菜美食之乡。淮安自古人才荟萃,书法名家辈出,吴承恩、边寿民、龚开、刘鹗、罗振玉等大家享誉华夏。 风俗文化 方言 淮安地处江淮官话区,属于官话方言区与吴语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淮安语音,有“淮平子”之称。南称蛮北称侉,而淮安的语音也就是不蛮不侉的意思,相对较平。淮安内部来说,南部县区方言,具备典型的南方方言特征,入声词汇众多,无卷舌音,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难以听懂,而北部县区,北方方言色彩开始呈现,一些词汇、发音有别于南部县区,并开始出现卷舌音。 戏曲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淮安北部流行粗犷、豪放的淮海戏,而淮安南部则流行较为柔情的淮剧。两个剧种都是“淮”字打头,然而唱腔风格各异,淮海戏与流行于安徽的泗州戏、徐州和鲁南地区的柳琴戏,同属拉魂腔;而淮剧起源于盐城,又名江淮剧,以盐城一带方言为基调,故显得柔情。 淮安的年俗 1.送灶。家里男人供奉“麦芽糖”和剪碎的稻草,将锅灶上的灶王爷神像揭下,烧掉。烧的时嘴里要说,“灶老爷天,灶老爷地,我送灶老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五谷杂粮多多带,少少带来羊毛尖。”羊毛尖是指西北风等不利天气。送灶是“官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