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弹塑性分析 (Pushover 分析 ) ■ 简介Pushover 分析是考虑构件的材料非线性特点,分析构件进入弹塑性状态直至到达极限状态时结构响应的方法。Pushover 分析是最近 在 地 震 研 究 及 耐 震 设 计 中 经 常 采 用 的 基 于 性 能 的 耐 震 设 计(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分析方法。所谓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就是由用户及设计人员设定结构的目标性能 (target performance) ,并使结构设计能满足该目标性能的方法。 Pushover 分析前要经过一般设计方法先进行耐震设计使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的规范要求,然后再通过pushover 分析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是否能满足预先设定的目标性能。计算等效地震静力荷载一般采用如图2.24 所示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反应修正系数 (R) 将设计荷载降低并使结构能承受该荷载的方法。在这里使用反应修正系数的原因是为了考虑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时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 即考虑结构具有的延性使结构超过弹性极限后还可以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 所以设计时的地震作用就可以比对应的弹性结构折减很多, 设计将会更经济。 目前我国的抗震规范中的反应谱分析方法中的小震影响系数曲线就是反应了这种设计思想。这样的设计方法可以说是基于荷载的设计(force-based design) 方法。一般来说结构刚度越大采用的修正系数R越大,一般在 1~10之间。但是这种基于荷载与抗力的比较进行的设计无法预测结构实际的地震响应, 也无法从各构件的抗力推测出整体结构的耐震能力,设计人员在设计完成后对结构的耐震性能的把握也是模糊的。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中可由开发商或设计人员预先设定目标性能,即在预想的地震作用下事先设定结构的破坏程度或者耗能能力,并使结构设计满足该性能目标。 结构的耗能能力与结构的变形能力相关,所以要预测到结构的变形发展情况。所以基于性能的耐震设计经常通过评价结构的变形来实现,所以也可称为基于位移的设计(displacement-based design)。5% Smooth Elastic Design SpectaElastic ForcesReduced for Design by RInelasticResponseCapacity(elastic)DisplacementDD maxD yieldVdesignVBaseShearR图 2.24 基于荷载的设计方法中地震作用的计算Pushover 分析是评价结构的变形性能的方法之一,分析后会得到如图 2.25 所示的荷载-位移能力谱曲线。另外,根据结构耗能情况会得到弹塑性需求谱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