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验第一节粪便标本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1. 收集粪便标本的方法因检查目的不同而有差别,如一般检验留取指头大小(约5g)新鲜粪便即可,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标本容器最好用内层涂脂的硬纸盒,便于检查后焚毁。血吸虫毛蚴孵化则留新鲜粪便不少于 30g。细菌检查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灭菌封口的容器内,勿混入消毒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并立即送验检查。2. 检查蛲虫卵需要用软黏透明拭子,在清晨排便前由肛门四周拭取标本,也可以用棉拭子拭取,但均须立即镜检。3. 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迅速送检,立即检查。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4. 一般检验不应采取尿壶或便盆中的粪便标本。若标本中混入尿液,可使柔弱的原虫致死。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因腐生性原虫、真菌孢子、植物种子、花粉易混淆实验结果。5. 粪便标本应选择其中脓血黏液等病理成分检查,若无病理成分,可多部位取材。采取标本后,应在 1h 内完成检查,否则可因 ph 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中细胞成分破坏分解。6. 检查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可用清洁、无尿污染的便盆收集 24h 粪便送检。7. 隐血实验,应嘱患者于收集标本前 3 天起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 3 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收集标本后须迅速进行检查,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8. 粪胆原定量检查应收集 3 天的粪便,混合称量,从其中取出约 20g 送检。查胆汁成分的粪便标本不应在室温中长时间放置,以免阳性率减低。9. 细菌检查用标本应全部用无菌操作收集。第二节检验后粪便标本的处理1. 如盛器为纸类物质,检验完毕后应用火焚毁。2. 如盛器为瓷器、玻璃等器皿,应侵入 5%甲酚溶液中 24h,或 0.1%过氧乙酸12h,再将粪便倒入厕所。3.或送医疗垃圾站统一处理,并要做好记录。第三节一般性状检查一、颜色可根据观察所见报告,如黄色、褐色、灰白色、绿色、红色、柏油样等。正常粪便因粪便胆素而呈棕黄色,但可因饮食、药物或病理原因影响而改变粪便颜色。灰白色见于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疸、胆汁减少或缺乏。绿色见于食用含叶绿素的蔬菜后及含胆绿素时。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等。米泔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等。二、性状可报告为软、硬、糊状、泡沫样、稀汁样、黏液脓样、有不消化食物等。正常时为有形软便。1.球形硬便便秘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