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1页
1/6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2页
2/6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_第3页
3/6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九、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 解剖特点(2) 生理特点2.急性肾小球肾炎(1) 病因及发病机制(2) 临床表现(3) 辅助检查(4) 治疗要点(5) 护理措施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 病因及发病机制(2) 临床表现(3) 辅助检查(4) 治疗要点(5) 护理措施4.泌尿道感染(1) 病因(2) 临床表现(3) 辅助检查(4) 治疗要点(5) 护理措施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解剖特点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 4 腰椎,2 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 2 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2〜4 岁时分叶消失。2. 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3. 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膀胱排尿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至1.5 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X30。年龄单位为岁。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 lcm(性成熟期 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男婴尿道虽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生理特点1. 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2. 排尿次数及尿量约 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99%在 48 小时内开始排尿。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 4〜5 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 周后可增至 20〜25次,1 岁时每日排尿 15〜16 次,学龄前每日 6〜7 次。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3. 尿液特点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为尿酸盐结晶。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但在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此为盐类结晶而使尿液变混。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第二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的病因是 A 组 B 溶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