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移植技术与后期养护2一、大树移植的概念大树的界定:一般指树体的胸径在15-20cm以上或树高在4-6m以上或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木,在园林工程中均可称之为“大树”。大树的移植是园林绿地养护过程中的一项基本作业,主要应用于对现有树木的保护性的移植,对过密或者过高的树木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作业行为,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为满足特定要求所采用种植方法。绿地树木种植密度调整的需要在城市绿化中,为了能使绿地建设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一般来说,初始的密度相对较大,一段时间后,随着树木的长高变粗,原有的面积不能满足树冠的继续发育,需要进行抽稀调整,调整力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绿地建设时的种植设计、树木选用、和配置的合理程度等。二、大树移植的目的二、大树移植的目的建设期间对原有的树木保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妨碍施工进行的树木,如果被全部伐除、毁灭。将是对生态资源的极大损害,特别是有一定生长体量的大树,应做出保护规划,尽可能的采取保留或大树移植的方法来妥善处理,使其得到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进行大树移植。二、大树移植的目的城市景观建设需要。在绿地建设或景点建设重要路段,城市标志性景观绿地,适当考虑移植大树,促进景观效果的早日成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移植成活困难。首先,树龄大,细胞再生能力下降,在移植过程中,被损伤的根系恢复慢;其次是树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扩展范围不仅超出树冠水平投影范围,而且扎入土层较深萌生新根能力差,移植后新根形成缓慢。第三大树形体高大,根系距离树冠距离长,水分运输有一定的困难,而上部树叶蒸腾面积大,移植后根系水分吸收与树冠水分消耗之间平衡失调,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极容易造成树体失水枯亡。第四大树移植须带的土球重,土球在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极易造成破裂,这也是造成大树移植成活难得重要因素。三、大树移植特点移植周期长。为有效的保证大树的成活率,一般要求移植前的一段时间做必要的移植处理,从断根,挖掘、起苗、运输、栽植、到养护管理,移植周期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每一个步骤都不容忽视。三、大树移植特点工程量大,费用高。由于树体规格过大,移植技术要求高,单纯依靠人力无法解决,往往需要动用各种机械,另外,为确保移植成活率,移植后采取一些特殊的管理技术与措施,因此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巨大耗费。三、大树移植特点(一)选树种1.树种的选择。一般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而且要求树种的寿命要长,因移植树木费工、费力、费财,如果不是寿命较长的树种则得不偿失,所以一般孝义本地以国槐,法桐、皂角、白皮松等树种为主。2.以生长健壮的树为主,不可片面求大,适中为宜,树皮光滑,树势强劲,树木生根发芽较好。3.就近原则。因为树木体量较大,运输过程中存在路宽、桥梁、涵洞、电线等诸多现实情况影响,所以宜近不宜远,路远颠簸容易造成土球散乱,不宜成活。4.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前了解民风村俗,做好相关工作,谈好价格,不盲目行动。四、移植前的准备工作移植苗木前,提前挖好树穴,因在城市栽植树木时,苗木位置常有与地上、地下管线相互交叉现象,所以必须提前做好工作,回避管线,保证树木运输到时能够及时入穴,如种植穴中含有建筑垃圾等有害物质需要换土或改良土壤,应提前换土或备好回填土。树穴大小以苗木放入土坑后各边留40-50cm为宜,树穴基部土壤保持水平,树穴周边与基部垂直。(二)挖树穴四、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因树体较大,要提前选好运输路线,尽量避开小街小巷、桥梁、涵洞,目测光缆、电线高度是否可以通过。(三)运输线路的勘测四、移植前的准备工作所需物品有,草绳、木棒、支撑杆、钳子、铁丝、铁锹、镐、吊带、彩布条、吊车、运输车、挖掘机。(四)准备移植工具。四、移植前的准备工作北方最佳时期是早春,落叶树种应在三月;常绿树种应在树体开始萌发的四月上旬。(一)移植时间五、大树移植中的技术措施它们既是营养互补相互促进,又是相互争夺相互限制。根系吸收无机营养物质→→供给树冠→→树冠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营养物质(蔗糖)→→提供给根系→→根系生长发育用,但叶和根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