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 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午节为什么挂葫芦》的内容 ,具体内容: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家门口挂葫芦的习俗。那么呢?下面是有端午节挂葫芦的意义,欢迎参阅。端午节挂葫芦的意义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有在家门口挂葫芦的习俗。那么呢?下面是有端午节挂葫芦的意义,欢迎参阅。 端午节挂葫芦的意义 在古代先民们认为五月为"恶月"或"毒月"。五月的南方天气已十分炎热,雨水大量增多,山洪暴发突然而无妨。人们为了求生,便利用自然界中的葫芦绑在身上,险中求生,这时葫芦被称为"腰舟"。 由于葫芦的特别功能,能在危险时刻救人性命,人们便对葫芦产生了崇拜 。后来演变成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挂葫芦的习俗。在北方即是家里没有葫芦,便用剪纸剪一个葫芦贴在大门上。 葫芦有"福禄"之意,有收集福气的作用。葫芦本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则寓意万代绵长。由于葫芦的形状与太极阴阳极为贴近,可以收纳不吉之气,易进不易出,因此在端午节,民间有用葫芦去病化煞的习惯,可将桃木八卦葫芦挂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驱瘟、带来好运的作用。 北京人喜爱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 扔灾"。 端午节挂葫芦的传说一 关于门上挂葫芦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在古代有一位卖油的老翁走村串乡卖油,他这样喊:"一葫芦四两,四葫芦半斤"(注:在过去一斤为十六两,半斤为八两),于是,很多人为讨便宜都打四葫芦。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时唯独一村童只打一葫芦,老人问他为什么不打四葫芦,村童说出了其中的原由,卖油老翁认为这孩子诚实,就告知他,五月五日将有大灾大难,如在自家门上挂个葫芦便可免灾。 村童回家将其卖油老翁的话告母亲,并如此照办,果然在五月五日这一天避开了一场灾难,从此在民间便有了五月端午门上挂葫芦的习俗。 端午节挂葫芦的传说二 据神话传说,八仙之中的吕洞宾化作卖油郎到一山村中卖油,油价标明后任人根据所打油的多少而自付油款。于是有好多人都是油多取而钱则少付。有一少年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也是多取了油而少付了钱。 这位少年归家后将大家买油及自身买油情况向母亲如实介绍,母亲对儿子进行了严肃批判,并责令儿子立即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