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必修三杜甫诗歌鉴赏(秋兴、登高、咏怀古迹,我的

必修三杜甫诗歌鉴赏(秋兴、登高、咏怀古迹,我的_第1页
1/6
必修三杜甫诗歌鉴赏(秋兴、登高、咏怀古迹,我的_第2页
2/6
必修三杜甫诗歌鉴赏(秋兴、登高、咏怀古迹,我的_第3页
3/6
1杜甫诗歌鉴赏 2018、51一、杜甫经历1、读书和漫游(——35 岁):他生活一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从小便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政治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 35 岁以前都在读书和游历,饱读了诗书,开阔了眼界,可以说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做了充足的准备。2、困居长安(35——44 岁)杜甫到长安待了十年也只不过做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此时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3、安史之乱、西南漂泊(45——58 岁)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漂泊生涯,他先后转辗西南各地。长期的漂泊,让他目睹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破败景象,看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实,他无可抑制,挥笔写下一首一首感怀伤时、抑扬顿挫的时代悲歌。二、诗歌鉴赏秋兴杜甫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②,塞上风云接地阴③。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④,白帝城高急暮砧⑤。注: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描绘了夔地露冷枫丹的景象,露是“玉露”,树是枫林,色彩明艳富丽,定下全诗明朗的基调。B. 颔联之景为虚写,波浪滔天,风云匝地,是指吐蕃入侵,边关吃紧的时局,表现了诗人前途未卜的处境和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C. “丛菊两开他日泪”由景物触动情思,“两开”一语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D.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声,更添悲情,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以景结尾,关合全诗。E. 本诗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意境开阔,诗人把最深刻的情感融会进去,使景物也有了生命,达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本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秋兴(其三)杜甫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注释:山郭:山城,指夔州。晖:日光。江楼:临江之楼,夔州临江。翠微:青的山。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泛泛:形容小舟在水中漂浮,无所归依的样子。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必修三杜甫诗歌鉴赏(秋兴、登高、咏怀古迹,我的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