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时间星期课题《骆驼祥子》——高妈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2、过程与方法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祥子的辛酸人生,了解旧中国的黑暗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理解作者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 研讨祥子的形象及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并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难点: 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教学方法圈点批注、合作交流、拓展延伸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老舍及《骆驼祥子》的资料,圈点批注文章中有关祥子的变化的语段。教学过程预设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教学内容的呈现)设计意图一、导入2009 年 3 月,在北大、复旦等三位著名教授的联名举荐下,以蹬三轮车为生、仅有高中文凭的蔡伟参加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试 ,一时引起轰动。 4 月 23 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 岁的蔡伟列入了 2009 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同样的职业——车夫, 却因为生活的时代不同绘出了截然相反的命运。20 世纪末 30 年代初北平城内的人力车夫祥子善良,忠厚,勤劳却劳苦终生,一无所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名著 《骆驼祥子》,走近悲情的祥子,走进他的悲惨人生。通过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对比,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1)作者作品(1)作者:老舍 ,现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2)作品:《骆驼祥子》(1936)是老舍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骆驼祥子》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人力车夫祥子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最底层的2 / 4 二、整体感知劳动者苦难命运的关怀和同情,歌颂了祥子勤劳、朴实、善良、向上的品质,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骆驼祥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五四以后的新文学, 多以描写知识分子与农民生活见长, 而很少有描写城市贫民的作品。老舍的出现, 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他以一批城市贫民生活题材的作品,特别是长篇《骆驼祥子》,拓展了新文学的表现范围, 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贡献,对文学发展有很大作用。2)了解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