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地产员工个人绩效等级评估管理指引(2009 年 4 月)1. 目的?通过提高绩效等级评估的水平,倒逼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贡献于龙湖公司的战略导向及绩效导向的提高。?认可及激励优秀员工,鞭策后进员工,持续提高全员的绩效水平。?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氛围。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 集团总部及各地区地产公司所有通过试用期的员工。?有明确的其它方式的绩效等级评估办法的员工不适用此办法(如X 级员工)。3. 基本定义及原则?“绩效评估”主要评估的是在给定时间段内个人对公司的实际贡献(并考虑实现贡献的客观环境、个人实际做出的努力)。绩效评估等级指的是在可比人群中当期相对贡献水平的高低。?“绩效评估”不是对个人能力及发展潜力的评估。绩效好(当期贡献大)并不直接代表发展潜力高。绩效评估等级是员工当期认可和奖励的基础,但不能被直接应用于发展决定。?绩效管理是持续性的过程而不是阶段性事件。绩效等级评估只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绩效等级评估既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也不是绩效管理的最主要内容。提高个人、团队、公司的绩效水平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上下级之间的目标设定及协同、指标的设定及选择、工作任务的分解及分配、工作计划及调整、双向沟通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不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4. 绩效评估等级员工当期的绩效结果在评估后分为4 类(原来为5 类,取消了A+):?优秀(即评估A ):贡献是同级可比人员的前~20 %的人员。工作完成结果和过程表现超过期望,给组织带来的影响和贡献是公认明显的。?满意(即评估B):贡献是同级可比人员中的前20 %后的~ 70 %的人员。工作完成结果和过程表现达到期望,给组织带来的影响/ 贡献是积极的。 因为这 70 %的人员量很大,为便于其它人力资源操作,可以将B 具体分为 B+、 B、B—三类:B+ ,不超过 B 中的前三分之一(可以理解为优良);B- ,不超过 B 中的后三分之一(可以理解为及格)。B,除去 B+及 B-的其余的人(可以理解为良好)。注:根据地区公司发展阶段不同、绩效管理体系推行的进度不同,在评估为B中是否分为B+, B,B-由各业务单元自行决定。但若决定划分时,就必须分为三类(不能分为两类如B+和 B 两类)。划分后的B+和 B-的比例应各不超过总量的1/3 ,且 B+及 B-所占比例应该大致对称(如不能 B+占了 30 %但 B-只占 5%)。?待改进(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