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公示材料项目名称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提名单位教育部提名意见(不超过 600字)项目简介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海洋国防建设的核心装备,是海洋资源开发、一带一路港口建设等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的紧迫需求,具有设备系统多、功率密度大、布置紧凑、专业性强、作业状况多变等特点,总装设计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和封锁。2000 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交疏浚(集团)等疏浚行业主力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团队,攻克挖掘破碎、可靠定位、远距输送、集成监控、总装设计制造等“卡脖子”难题,前瞻性地有计划、按步骤提高装备性能和对恶劣作业环境的适应性,为海洋强国建设主动储备装备和技术,自主设计和制造63 座装备,装备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占国内同类装备的 80%份额,形成约 12 亿方岩土的疏浚年产能。2005 年以来,研制装备完成海洋国防建设,创造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承担国家战略工程建设 100 余项,包括洋山港、长江深水航道、瓜达尔港等,成为推进国家战略的重器。项目成果构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从关键设备到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我国疏浚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跨越,使得我国疏浚技术装备研发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和疏浚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海洋强国建设建成“大国重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国家战略中发挥无可替代作用。对照国家科技进步奖授奖条件,经公示无异议,我部决定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我国有 1.1 万余个海岛,岛礁建设是疏浚业正在拓展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远海岛礁建设,对于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具有战略意义。但远海风浪大、岩礁硬、输送距离远、没有现成装备等成了“卡脖子”难题。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能高效挖掘海底岩土并同步远距离输送,是建设岛礁、港口、航道等的大型复杂海洋工程装备,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并严格封锁。2000 年以来,17 家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团队,攻克了岩礁挖掘、作业定位、高产远距输送、装备总体设计等核心技术,解决了上述“卡脖子”难题,研制出了一批适合远海岛礁建设的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实现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形成如下主要技术创新点:1.提出海底高强度岩礁的快速挖掘破碎技术,解决了大功率挖岩绞刀、长轴倾斜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