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药源性疾病日趋严重: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报告:我国近来每年有 19.2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药源性死亡人数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 倍以上。 美国 55 个中心报告: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占 18.3%; 2001 年上海报道 125 例急性肾衰竭中 22.4%为药物相关。 2002 年北京报道 362 例急性肾衰竭中药物相关者占 22.1%。 北大医院报道 194 例急性肾衰竭中 29.9%与药物相关。11 年间 104 例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衰竭中 37.5%为药物相关。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略)1、肾血液循环特点:(1)肾的血液供应丰富,肾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的 1/4,90%的血液供应皮质。(2)肾动脉在肾内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3)肾小球毛细血管压高,有利于原尿生成。2、肾小球的滤过膜滤过膜包括三层:1、内皮细胞层2、基膜3、上皮细胞层(肾小囊脏层)影响滤过膜通透性的因素:(1)分子大小(2)电荷正常时滤过膜表面(基膜、足细胞膜)覆盖一层带负电荷的蛋白多糖,使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不易通过。第二节药物肾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一、肾脏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原因)1、肾血流量丰富,占心输出量的 1/4,血流量的改变容易影响肾结构和功能2、肾脏肾组织呈高代谢状态,需氧量大,多种酶作用活跃,易遭损伤13、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和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使药物-组织接触面积大4、肾小管具有尿浓缩功能,使某些药物在肾小管间质中的浓度提高5、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结构特点,使大分子物质易于停滞于局部6、肾小管间质区域血液供应相对不足7、多种药物或其代谢物的主要排出途径8、肾脏具有酸化尿液之功能,其 pH 的改变有可能影响药物之溶解性,可发生管内沉积二、药物的肾脏损害部位与类型(一)损伤部位: 1、肾小球损伤 2、肾近曲小管损伤 3、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损伤 4、肾间质损伤(二)损伤类型:药源性肾脏疾病几乎包括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如: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免疫介导肾小球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梗阻性损伤 其它1、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是指各种病因(如药物)引起双侧肾脏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5%~10%与药物有关。 引起 ARF 的主要药物:抗生素类(70.2%)、解热镇痛药(21.1%)和各种中药(24.6%),有19.3%的病人为综合用药所致。2、免疫介导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