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究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试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制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究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说明: 资料为 2024 春期国开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 2024 年 5 月 18 日 0 时至 2024 年 6 月 21 日 24 时。 第 1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参考答案: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战经验的积累,オ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第 2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究上山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网山;另一部分则从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客观环境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化到农村区域去坚持革命斗争。 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第 3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1928 年 6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继续把城市工作的复兴视为革命高潮到来的决定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