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读《辛弃疾词》有感 1000 字 读《辛弃疾词》有感 原创:橙妈 橙妈 近来拜读《辛词》,颇有一股豪气涌上心头。真想穿越千年,站在狼烟四起的抗金战场,看辛弃疾如何金戈铁马、挥斥方遒;想穿越千年,回到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做辛弃疾忠实的倾听者,替稼轩分担一点儿家国之忧。 中国从古至今无数的爱国诗人,像一颗颗闪耀的明星镶嵌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坛的历史长河中,褶褶生辉。从先秦时期爱国诗人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唐朝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少为国家、为人民奔走疾呼的灵魂,多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辛弃疾也是其中之一,但他又是与众不同的一位。别人大多都是用文字、用感情在呐喊,以便唤醒"沉醉"的政府和民族,而辛弃疾则是拿起武器亲自上战场的爱国词人。 李贺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做到了。他二十多岁时,组织抗金队伍,带上"吴钩"亲上战场,甚至夜闯敌营,擒拿叛徒。他的英勇曾让"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让"懦士为之兴起". 辛弃疾想这样一直为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但腐朽的南宋王朝"亲小人,远贤臣",偏信谗言,懦弱胆小,贪图享乐,无心收复河山,所以,辛弃疾空有一腔豪情无法施展。罢了!只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意。我们不好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这是历史的不幸,但这又是中国词坛最大的幸运,中国词坛从此多了一位光芒四射的词人。光照古今,响彻千年! 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辛弃疾南归十年后写过一首《水龙吟》,我最是喜爱。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南宋朝廷早已南迁,偏于一隅,想的不是如何收复失地,而是"乐不思蜀"整天享乐。"红巾翠袖"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喧闹情景,让辛弃疾伤情不已,不禁流下了"英雄泪".所有人都已把他乡作故乡,只有辛弃疾仍然把自己看成一个"江南游子".他眼望故乡,遥岑远目,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在敌人的手里,自己的同胞还在敌人的铁骑之下备受蹂躏。但又有谁懂呢?无人第 3 页 共 4 页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