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车辆安全行驶要点(夜间驾驶)一、夜间驾驶的特点 由于夜间道路环境的能见度明显变差(仅为白天的 1/8),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尽量避开或减少眩目现象,控制行驶车速和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正确使用照明和信号装置,以保证行车安全。 (一)驾驶员的视力变差,视野变窄 夜间驾驶,由于灯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有限,对驾驶员的视力等会有以下影响: 1.对事物的观察明显比白天差,视距变短。 2.灯光照射的范围小,横、纵视野受限。 3.易产生视觉障碍和疲劳。 4.在昏暗的灯光下,眼睛也需要时间调整。 5.闪光或遇到对向灯光照射后,短时间内看不到东西。 (二)驾驶员的观察力和推断力降低 进入夜间后,驾驶员的兴奋度较差,个别人接近于半清醒状态,相比之下,夜间行车比白天行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1.第一类易发车祸的情况。驾驶员以前方大型慢速行进车辆的尾灯为目标快速(或高速)追超,由于目测不准,等到发觉跟得过近已为时太晚,容易发生追尾。 2.第二类易发车祸的情况。亮着尾灯的车辆停靠于路边(肩),后方驶来的车辆因推断失误而造成追尾。 二、道路情况的推断与识别 (一)夜间灯光照明与车速的关系 车速在 30km/h 以内,可使用近光灯,灯光须照出 30m 以外;车速超过30km/h,应使用远光灯,灯光须照出 100m 以外。 (二)夜间驾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速度 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遇有沙尘、冰雹、雨、雪、雾、结冰等气象条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1.由于视线仅限于前照灯的照射范围,很可能不能及时发现行人,因此要减速行驶。 2.由于对面来车的灯光会造成眩目而看不清前方的骑车人,所以应将视线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移并减速行驶。 3.由于在对面来车和本车之间看不清的地方(如道路中央附近)可能有行人,因此要减速行驶。 (三)夜间驾驶时对几种路面情况的推断 1.灯光照射由远及近。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驶进急转弯;(2)到达起伏坡道的低谷段;(3)驶近或驶入上坡道。 2.灯光照射距离由近变远。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即将由弯道进入直线道;(2)下坡时,即将由缓坡驶入陡坡;(3)即将进入下坡道。 3.灯光离开路面。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前方出现急转弯或面临大坑;(2)上坡车已驶到坡顶。 4.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前方出现一般弯道;(2)进入连续弯道,灯光随之从道路的一侧移到另一侧。 5.前方出现黑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