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海南省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城市规划管理概述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为。A:权威性B:地域性C:灵活性D:科学性E:综合治理2、有机疏散理论是指。A: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理论B:针对田园城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背离霍华德基本思想的现象,由恩温提出的C: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D: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的空间上连接成片的城市密集理论E:综合治理3、生产大气氧气属于生态系统服务的。A:供给服务B:支持服务C:调节服务D:文化服务E:经济政策4、城市供热管网敷设方式中,最经济的一种敷设方式为。A:无沟敷设B:不通行地沟敷设C:通行地沟敷设D:半通行地沟敷设E:经济政策5、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将用户的信息资料 (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 )由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A:快递方式B:人工方式C:无线电方式D:有线电方式E:经济政策6、下列不属于城市能源规划主要内容的是。A:促进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B:确定能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目标C:落实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工作D:制订能源保障措施E:综合治理7、关于“内涵式”经济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是在不增加要素投入量的情况下来提高总产出,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B:实现内涵式增长方式的途径之一是提高生产者的技能,通过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来提高总产出C:实现内涵式的经济增长也需要投入,但其需要的只是劳动的投入,而劳动是可再生性的,这就使其具有很好的可持续性D:实现内涵式增长方式的途径之一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E:经济政策8、城市总体规划对现场踏勘由两部分组成。A:市域和省域B:省域和区域C:市域和中心城区D:中心城区和省域E:综合治理9、一战后的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了现代建筑运动,其代表人物对于建筑的主张都有其共同特点,下列属于其共同特点的是。A:认为建筑结构是建筑的主角B: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C:同意表面的外加装饰D:设计以造型为出发点E:经济政策10、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形式中,的目的是为了使规划目标和实际需求相适应。A:城市规划展览系统B:规划方案听证会、研讨会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