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送灵澈上人》原文和赏析]送灵澈上人赏析 【诗句】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处】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意思】荷笠:背负着斗笠。句意:背着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正独自向着那青山深远处走去。描绘出了高僧入山的潇洒形象。 【鉴赏】灵澈戴着斗笠,伴着夕阳,独自向青山走去,渐行渐远。寺庙应该就在山林之中,所以说“青山独归远”。从“独归远”三字能够看出,诗人一定是伫立良久,目送友人离去,依依惜别,道出不舍之情,由此可见诗人与灵澈之间的深厚感情。此诗虽为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低沉情绪,虽有深情,却不缠绵,而是别有一番闲情逸致在里面,表现出诗人淡泊的胸襟,真可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全诗】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灵澈:中唐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浙江绍兴)人,出家于会稽山云门寺,元和十一年(816)卒于宣州,《全唐诗》存诗一卷。②竹林寺:在润州(江苏镇江),为灵澈游方歇宿之处。③杳杳:深远幽暗貌。屈原《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一作“渺渺”。 【全诗鉴赏 1】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二句“向晚”,点出时间是黄昏;叠字“苍苍”,写出诗僧灵澈所居之竹林寺掩映山林的情状,给人以朦胧秀美的感觉;“杳杳”,写报时的钟声远远传来,显得深远幽渺。此写钟声,有督促灵澈归山之意。后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句写灵澈头戴斗笠,身披夕阳的余晖,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愈行愈远。“青山”呼应首句“苍苍”,“独远归”,显出诗人伫立目送,有依依不舍之情。时大约在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诗人遭贬南巴已将近十年,惆怅郁闷。而灵澈云游江南,诗名未著,亦不得意。故此诗含有宦途失意之诗人与方外归山之僧人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相同体验——共怀淡泊之心境,可谓殊途同归。此诗用语精炼,描写景色,优美如画,却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其构思精致,朴素秀美,是中唐时期一首著名的山水小诗。 【全诗鉴赏 2】 写景鲜亮,全是虚拟想象的送别诗。 且立片论唐代诗人很喜爱与僧人、道士交往。其原因有二:一是“天下名山僧占多”,道院僧房都在清泉白云山水之处,都在清幽之处。诗人爱山水自然,追求心境宁静。二是能诗能第 3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的僧道很多,可以寻求知音同道。加上佛理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