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963 年,我上初三,写了一篇作文叫《一张画像》,是写教我平面几何的一位老师。他教课很有趣,为人也很有趣,致使这篇作文写得也自以为很有趣。经我的语文老师推举,这篇作文竟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竞赛中获奖。当然,我挺兴奋。一天,语文老师拿来厚厚一个大本子对我说:你的作文要印成书了,你知道是谁替你修改的吗;我睁大眼睛,有些莫名其妙。 是叶圣陶先生! 老师将那大本子递给我,又说: 你看看叶先生修改得多么认真,你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我打开本子一看,里面有这次征文竞赛获奖的 20 篇作文。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一下子楞住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那篇作文简直像是动过大手术鲜血淋漓又绑上绷带的人一样。回到家,我认真看了几遍叶老先生对我作文的修改。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即感到用字的准确性。类似这样的地方修改得很多,长句子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删掉原句中 包 这个动词,使句子洁净了也法律规范了。而 书皮 改成了 包书纸 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我真的从中受益非浅,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干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叶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尊敬。肖复兴同学假如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这则短短的评语,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那时我才 15 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舞,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鸟儿抖着翅膀。那是只有那种年龄的孩子才会拥有的心思。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 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见一个初中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那天,天气很好。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一条并不宽敞却很宁静的胡同。叶老先生的孙女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