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学科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宗旨,努力创新“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构建自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教师的学科素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任务目标1、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精研共进的优秀语文教师群体。2、构建语文学科研究小组,以教学中的焦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着力研究语文各种课型的模式创新和实践运用,大面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3、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科素养,通过语文学科的建设,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长足发展。4、以语文队伍建设,带动书香校园的全面建设,全力打造学科教育品牌。三、具体措施(一)搭建平台,打造学习共同体中青年骨干是实小语文团队的中流砥柱,青年教师是学科发展的希望,老教师是可持续发展的定海神针。要让每一类老师都找到施展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使组内教师始终能保持一种旺盛的、不竭的反思活力,明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1、组长领航教研组长就好比是一只“领头雁”,对整个教研组起着引领的作用。教研组长强教研组就强,教研组强了整个学校才能强!精心选拔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有理想信念、有团队精神的教师担任年级教研组长。引领教学研究,带动共同学习,协调分工教研,提升教学质量,形成教研组特色。2、名师引领教研组划分时,本着组组有名师、有骨干的原则,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榜样带动作用,带动教研组共同探究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名师一学年一次专题讲座,骨干教师每单元一节开放课。3、师傅引路每学年初,启动师徒结对的“青蓝工程”。徒弟为新入职教师、第一次带该级部的教师和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教师,师傅为本级部的老教师、名师、骨干教师。优化师徒组合,师傅的课堂对徒弟全程开放,促使师傅持续扎实教研,不断给自己充电。徒弟坚持先研后上、先听后教,每周请师傅听评指导至少 1 节课堂教学。徒弟每学期上一节“青年教师汇报课”,参与评比,师傅全程跟踪指导。结果纳入量化加分。4、教研共进教研组“七课”。一是集体教研课:每学期每位教师精研一课,作为主备人,主持一次集体教研并进行课堂展示,同组教师分工观课,研讨反思。二是“骨干教师开放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本年级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课堂示范,课后交流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师傅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