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两汉时期的文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2. 过程与方法:(1)辩证分析: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2)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认识到两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3)培养求真求实学风: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学重难点】重点: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以《史记》为代表的史学成就。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学准备】图片、史料。【教学过程】2/11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的生平(1)讲述司马锻炼学生的提出问题:同学们概述司马迁的故迁的故事。语言能力,进事。步了解司马迁的(2)《史记》品质。①《史记》的内容(2)①思考问提出问题:《史记》是一部什么样题,回答问题:纪传了解《史记》体裁的书?它记述了什么时期的史体通史;《史记》记的主要内容。探究新知(授新课)事?它的历史地位怎样?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② 教师解释:史学体裁主要有纪传部纪传体通史。体、编年体等。② 理解史学体拓展学生的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裁。知识,了解史学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体裁,为今后的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