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一、主要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1.1、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安装,安装预留、预埋与土建施工”的同步进行的总施工原则。1。2、整个工程分为两个施工段分别进行流水施工。1.3、为加快工程进度,充分利用各施工面,室内粗装饰采用从下至上的施工流向、室内精装饰及楼地面工程从上至下施工流向;采用先墙、顶后地面施工程序;室外装饰施工流向从上至下.2、主要机械设备的选择为加快工程进度,提高机械化程度,屋架部分采用 50T 履带式汽车吊吊装柱、吊车梁、屋架、屋面板。3、施工测量使用仪器:经纬仪、水准仪、钢尺。(一)轴线控制1、建筑物定位依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引测至施工现场,复核无误后,由甲方、技术负责人检查正确方可进行下一步轴线放线工作。2、基础施工时,设轴线控制桩(龙门桩),将轴线寄于控制桩上,施工时按轴引测,并加以混凝土保护。3、上部结构施工在横向设二道、纵向设二道轴线控制线,采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在施工层上,在施工层上依据控制轴线,引测各轴线位置.结构施工期间,测量各层结构轴线的实际尺寸,确定建筑物全高的垂直度,要求偏差不大于 5 毫米。4、外装饰时,用经纬仪控制建筑物的外墙各个大角的垂直度,要求全高偏差不大于 5 毫米.(二)标高控制1、现场设二个永久性水准点,基础标高直接从水准点引测至施工层面。2、结构施工期间,全高标高偏差控制在±10 毫米以内。4、基础结构施工(一)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土方,挖至设计标高,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马上浇灌混凝土垫层封闭。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毕后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支模板,预埋螺栓定位后经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二)混凝土配置和搅拌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净浆裹石搅拌,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水分向石子与水泥砂浆界面的集中,使硬化后的界面过渡层的结构致密,粘结加强,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从全部拌合料装放搅拌筒内起到卸料止,一般应不小于 1.5—2.0min。(三)混凝土浇筑(1)浇筑方法当基础底板厚度超过 1.3m 时,应采取〃分层浇筑法”,即将整个浇筑层分为数层浇筑,当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就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四)混凝土振捣(1)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分层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