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教学目标(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机制。(2)说明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3)说明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自觉拒绝毒品并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二、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机制(2)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点三、教学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四、课时安排2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结构基础?2.反射弧由哪几部分构成?(结合运动员听到枪响后起跑的例子)3.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4.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就能完成吗?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不仅包括在一个神经元内部的传导,还包括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那么,兴奋是如何产生的,在反射弧中又是怎样传导的呢?(二)讲授新课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在介绍科学家实验:在蛙的坐骨神经上(神经纤维膜外)放置两个微电极,并将它们连接到同一个电流表上。静息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当在神经的左侧一端给予刺激时,靠近刺激一侧先变为负电位,另一侧还是正电位,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刺激引起了两侧电极电位的变化,使两侧存在电位差,指针会偏向电势较低的一侧),紧接着另一侧电极处变为负电位,而靠近刺激一侧恢复为正电位,电流表发生方向相反的偏转,最终两侧电2位恢复一致,电流表不再偏转,该实验说明,兴奋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中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我们把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那么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是怎样的?静息电位:内负外正(未受刺激时),形成原因:K+外流(神经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动作电位:内正外负(受刺激时),形成原因:Na+内流(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造成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该部位发生膜内外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即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传导过程: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临近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的移动,这样就产生了局部电流(局部电流的方向是图中箭头方向)局部电流又作为新的刺激使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兴奋就可以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K+外流)。(为了使神经元内外离子浓度平衡,Na+-K+泵会吸钾排钠,主动运输)局部电流的方向: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