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1.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答案] (1)断层。理由:岩层断裂并产生错动位移,而后形成河流。(2)岩层 f、e、d、c 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岩层 c 沉积并固结成岩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 b 岩层;最后岩层 a 沉积并固结成岩。(3)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解析] 第(1)题,参照图例,观察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层层沉积;b 岩层不符合层层沉积的规律,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符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 ,应为侵入岩。第(3)题,河流在断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 ,其矿体分布在海拔 4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1 / 15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答案] (1)地势较低、位于向阳坡,气温偏高;坡度大,冰雪不易存留。(2)(含有玉石的 )岩体经过风化 (侵蚀或外力破坏 ),再经过河流搬运 (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 ,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 ;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解析] 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 ,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 (降雪)、气温低、坡度平缓;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 ,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 4000 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 ,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 ;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 ,但此时河水水位高 ,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 ,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洋县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