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E11.2-E11.9)进行高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筛查与治疗。(二)诊断依据。根据《WHO 1999 年糖尿病诊断标准》、《2013 年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 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2014 年)、根据《2013 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2013 年)。明确有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烦渴、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即可诊断糖尿病:2.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mol/L(200mg/dl);3. 空 腹 ( 禁 食 时 间 大 于8小 时 ) 血 浆 葡 萄 糖 ≥7.0mmmol/L(126mg/dl);4.75g葡 萄 糖 负 荷 后2小 时 血 浆 葡 萄 糖 ≥11.1mmmol/L(200mg/dl)。5.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满足以上三项标准中的两项。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1).通常认为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肾脏损伤是由糖尿病引起的:(1)蛋白尿;(2)肌酐清除率降低或血清肌酐水平升高;(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任何一期慢性肾脏病;(4)尽可能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2).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考虑其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前出血和纤维增生等。3).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相符;以下 4 项检查中如果任意一项异常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踝反射异常(或踝反射正常,膝反射异常);(2)针刺痛觉异常;(3)振动觉异常;(4)压力觉异常。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神经病变如颈腰椎病变、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排除严重动静脉血管性病变等。如果以上检查仍不能确诊,需要进行鉴别诊断的患者,可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2013 年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3 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2014 年)、根据《2013 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2013 年)等。1.一般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