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劳模基地打造方案一、背景介绍 劳模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代表,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的科技、文化、艺术、教育、医疗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激励广阔人民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各地都在积极探究建设劳模基地的经验。本文围绕劳模基地如何打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案。二、目标设定 劳模基地是表彰劳动模范的重要场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互动沟通的空间,既要汇聚精英,也要引领大众,建设意义和价值极大。因此,打造劳模基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标设定:1.营造学习研讨的氛围;2.提升观众交互体验;3.增强传播效果,扩大影响力;4.让基地成为一个鲜亮的品牌及宣传展示平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打造方案3.1. 建设具有特色的场所 劳模基地建设应该突出主题性和独特性,让人们在进入基地时就能“看得出来”,将其打造为有艺术感、科技感、文化感、复古感等的场所。如在建筑设计上可以采纳注重自然和人文的设计理念,在功能定位上可以按劳模业绩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信息档案,使观众可以得到极具实效性的参考。3.2. 创新性展示劳模业绩 劳模基地每一次展览,都必须大胆尝试新的形式和方法,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使用创新性的展示方式,让观众不仅能“看得见”,更能“听得懂、记得牢”。“听得懂”是展览表达效果的核心,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有说服力的展出效果来呈现劳模的初心和奋斗力量,如人体高科技机关的介绍、高精度仪器的运用等;“记得牢”则要求展览内容具有互动性,如互动体验、3D 技术宣传、影像纪录片等。3.3. 建立劳模教育基地 建立劳模教育基地,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培育未来优秀的劳模人才。教育基地可以注重劳模业绩和精神的传承,让劳模的精神内涵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群中流传下去,推行一些开放的教育方式,如学习劳模的先进方法、沟通经验等。另外,在基地内还可以设置各类功能区,如劳模沟通中心、天文观测区、科技展览区等,包容劳模各种类型的学科领域,让劳模教育基地成为高水平、多样化的劳模人才培训和沟通中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总结 劳模基地是展示劳模荣誉、宣传劳模精神、激发人心的重要载体。打造劳模基地的目的是通过积极地营造一种互动沟通的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劳模意识,激励人民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建立劳模教育体系,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将会有更多的优秀劳模出现,追求卓越的劳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