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电子电器维修》教学实施报告竞赛组:专业(技能)课程一组类别:交通运输类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汽车电子电器维修作品名称:蓄电池结构与维修2一、整体教学设计 4(一)教学内容 4(二)学情分析 4(三)教学目标 51、知识目标 52、能力目标 5(三)素质目标 6(四)教学重难点 61、教学重点 72、教学难点 7(五)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71、教学方法 72、学习方法 83、环境资源 8二、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 8(一)师资安排 8(二)实训条件 93(三)教学实施 9(四)教学评价 101、考勤评价 102、作业评价 103、教师评价 104、小组互评 105、参与评价 106、测试评价 11(五)实施成效 11三、教学反思与诊改 11(一)教学内容 11(二)课程教学资源 12(三)课堂管理 124一、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分制)零部件装配方向学生的专业拓展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生学习所具备的汽车维修职业素养。本课程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 20 条”)和《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精神,落实党的产教融合工作方针政策,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进行设计,通过对汽车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以汽车制造与维修工作过程为主线,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从认知-单一技能-综合技能,由浅入深进行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快速、全面地学习。(二)学情分析本课程安排在第四个学期开设,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此时的学生在学校思想已经稳定下来,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具备汽车构造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呈现出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是还1、 知识5是具有不善于归纳及总结,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弱等特征。(三)教学目标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电子电器维修课程标准》以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基础上,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实行教学改革,实现“三全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和细化到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学生多方面发展。(1)了解电源系统在整个汽车中的地位;(2)熟悉电源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