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重要书家作品的梳理一、先秦书法(一)殷商时期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四方风名刻辞》、《鹿顶骨纪事刻辞》《宰丰骨刻辞》金文:《司母辛鼎》《戌嗣子鼎》《小臣艅尊》(二)西周时期的金文1、西周前期:《利簋》、《何尊》、《康侯簋》、《大盂鼎》2、西周中期:《大克鼎》、《询簋》、《墙盘》、《卫鼎》3、西周晚期:《(害夫)簋》、《散氏盘》、《毛公鼎》、《颂鼎》、《虢季子白盘》(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法春秋早期秦系文字:《秦公钟》、《秦公鎛》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秦系文字:《秦公簋》、《石鼓文》、《秦公大墓石磬刻石》战国中晚期秦系文字:《商鞅方升》《新郪虎符》《秦封宗邑瓦书》秦篆隶变:《青川郝家坪木牍》《天水放马滩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二、秦汉书法(一)秦代书家李斯、程邈、赵高、胡毋敬(二)秦代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峄山刻石》《东观刻石》《会稽刻石》(三)汉代简牍江淮汉简、西北汉简(四)汉金文1、挺拔、峻险、爽利一类:《上林共府铜升铭》《上林共府鼎铭》;2、柔韧、浑厚、圆转一类:《光和斛铭》《镜鉴铭》(五)汉代刻石1、东汉篆书碑刻:《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张迁碑》碑额、《鲜于璜碑》碑额2、东汉隶书碑刻:(1)端庄平正、法度严谨一路:《子游残石》《乙瑛碑》、《张景碑》、《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熹平石经》《王舍人碑》(2)挺峻流丽、清劲秀逸一路:《礼器碑》、《孔宙碑》、《杨叔恭残碑》、《尹宙碑》、《曹全碑》(3)质朴高华、雄浑沉厚一路:《裴岑纪功碑》、《鲜于璜碑》《衡方碑》、《张迁碑》3、东汉恣肆雄放的摩崖刻石:《石门颂》、《刘平国摩崖刻石》《封龙山颂》《西狭颂》、《郙阁颂》“汉南三颂”《石》《西》《郙》(六)东汉中后期书法流派曹喜影响下的篆书流派,杜操、崔瑗影响下的草书流派,刘德升的行书流派,蔡邕的隶书流派。(七)张芝书作《八月帖》、《冠军帖》、《终年帖》、《欲归帖》(八)书论崔瑗:《草书势》,蔡邕:《篆势》、《笔论》、《九势》三、魏晋书法(一)三国、两晋刻石1、曹魏刻石:《上尊号碑》《受禅表碑》《黄初残碑》《正始石经》2、东吴刻石:《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谷朗碑》3、西晋碑刻:《吕望表》(二)三国、两晋墨迹1、楼兰残纸2、西晋陆机:《平复帖》3、写经体(抄经体):《诸佛要集经》(西晋)(三)三国、西晋书家书家:钟繇、卫门书家(觊、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