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大揭秘图 1 揭秘海底光缆变迁史海底光缆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1986 年,美国 ATT 公司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和相邻的特内里弗岛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商用海底光缆,全长 120 公里。1988 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系统,全长 6700 公里,含有 3 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 280Mb/s,中继站距离为 67 公里。这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1989 年,跨越太平洋全长 13200 公里的(TPC—3)海底光缆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洋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铺设 1000 公里的同轴电缆大约需要 500 吨铜,改用光缆只需几吨石英玻璃材料就可以了。与昂贵的铜材相比,沙石中就含有石英,几乎取之不尽。此外一根头发般细小的光纤,其传输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捆饭桌般粗细的铜线。一对金属电话线至多只能同时传送一千多路电话,而一对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理论上可以同时接通一百亿路电话!据不完全统计,从 1987 年到 2001 年,全世界大大小小总共建设了 170 多个海底光缆系统,总长近亿公里,大约有 130 余个国家通过海底光缆联网。目前,全世界超过 80%的通信流量都由海底光缆承担,最先进的光缆每秒钟可以传输 7T(1T 等于 1024G)数据,几乎相当于普通 1M 家用网络带宽的 730 万倍。通过太平洋的海底光缆已经有五条,每天有数亿网民使用这些线路。海缆通信技术的变迁海底线缆通信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50 年盎格鲁-法国电报公司开始在英法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只能发送莫尔斯电报密码。1852 年海底电报公司第一次用缆线将伦敦和巴黎联系起来。1866 年英国在美英两国之间铺设跨大西洋海底电缆(TheAtlanticCable)取得成功,实现了欧美大陆之间跨大西洋的电报通讯。1876 年,贝尔发明电话后,海底电缆具备了新的功能,各国大规模铺设海底电缆的步伐加快 To1902 年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中国第一条海底电缆是清朝时期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在 1886 年铺设通联台湾全岛以及大陆的水路电线,主要作为发送电报用途。到 1888 年共完成架设两条水线,一条是福州川石岛与台湾沪尾(淡水)之间的 177 海里水线,主要是提供台湾府向清廷通报台湾的天灾、治安、财经,并提供商务通讯使用;另外一条为台南安平通往澎湖的 53 海里水线。福建外海川石岛的大陆登陆点依旧存在,但是台湾淡水的具体登陆点已经不可考。同陆地电缆相比,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