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指导方案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是“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有利于实施个体化诊疗,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对于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现代医学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医体质量化辨识与调养指导具体是指通过对个体的“体质辨识”确定其体质属性,然后以“完全平和质”为目标,对其通过“辨体调理”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实现健康维护与促进。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 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提供了中医体质量化辨识的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将中医体质分为9 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判定标准将平和体质确定为正常体质,将其它 8 种体质确定为偏颇体质,并对判定结果进行了量化分级,平和体质分为“是”、“基本是”、“否”三级、偏颇体质分为“是”、“倾向是”、“否”三级。下面所解读的是 9 种单纯体质的辨识与调养指导,而且重点解读了调养指导方案,至于兼夹体质的辨识与调养指导请参照执行。一、平和质㈠体质概要1.定义1气血阴阳平衡,无不适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2.易见体质特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㈡调养指导方案1.调摄原则:顺其自然,适当运动,营养丰富,处事中正。顺其自然:主要指环境起居方面应该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祖国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是一个“小宇宙”,是大自然(“大宇宙”)的组成部分,赖于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充养,又必须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方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适当运动:...